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bwin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 大秦帝国76:祖龙殡天

大秦帝国76:祖龙殡天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8:52    点击次数:88

图片

大家好,上回咱们说到,社稷惊摇,秦帝国暗流涌动,命不由人,始皇帝病重难愈。就在秦始皇第三次巡游,路过博浪沙(今河南原阳东南)时,路边忽然跃起一个大力士。大力士二话不说,甩出一只百余斤重的大铁椎,将秦始皇龙车后面的一辆副车被击得粉碎。刺客趁着侍卫们一片混乱,脚底抹油,一溜烟跑了。李斯等大臣率人在周围一带搜捕了半天,结果毫无所获。刺杀的主谋张良早就改名换姓,逃到下邳(今江苏邳州市),躲了起来。两年后,秦始皇有一次晚上微服出游,只带了四名侍卫,走到咸阳附近的兰池,又突遇多名刺客。好在侍卫们不仅机敏,武艺还高强,当场杀死了刺客。

图片

秦始皇又下令在关中搜捕,想找出幕后主使来,但又是一无所获。秦始皇三十五年,有一块儿陨石落在了东郡。没过几天,有人在上面刻了“始皇帝死而地分”的字样。这又是何人所为?查来查去没有结果,秦始皇就下令,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诛杀,陨石也销毁掉。同年秋,有一名使者从关东来咸阳,半夜里走路遇到一个神秘人。神秘人把一块玉石交给使者,托他捎给咸阳附近的水神,还说了一句:“今年祖龙死。”始皇不以为意,认为是山鬼出来作祟。

图片

后来,玉石在收进府库时,被仓库吏认了出来——这不是始皇在第二次巡游渡江时,投到水里去祀神的吗?秦始皇这才认真起来,连忙命人占卜,得到的结果是:要想逢凶化吉,就要再次巡游,还要迁徙人口。于是他下令,迁徙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定居,每家赐给爵位一级。第二年,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,他又开始了第五次,也是最后一次大巡游。这次巡游,他踏上了壮阔人生的不归路。秦始皇素来身体不好,平时公务又繁重,再加上旅途劳顿,体力竟渐渐地不支了。就在平原津(今山东平原南)准备渡黄河时,秦始皇彻底病倒了。

图片

这次病来得厉害,秦始皇也知道自己怕是不行了,勉强支撑着安排后事。他给公子扶苏写了一封加盖御玺的信件,嘱咐扶苏赶回咸阳,主持丧事。言外之意,就是让扶苏继承帝位。历史的走向,向来由很多机缘巧合决定。当时深受秦始皇信任的蒙毅不在身边,秦始皇自己又没有在之前明确帝位的继承问题,这就给了别人做手脚的机会。这封信写好之后,需要中车府令赵高盖章。把大秦帝国的社稷和秦始皇的大业推到悬崖边上的,正是这位赵高。

图片

有一种说法,赵高是赵国宗室派来的卧底,目的就是颠覆秦国,为赵国复仇。那么,他到底是不是赵国宗室派来的卧底呢?当然不是。赵高的爷爷,确实有一点赵国宗室的血统,不过已经很疏远了。他爷爷在战乱中流落到了秦国,从此他家这一支就留在了秦国。秦国法律很严酷,赵高的爸爸不小心触犯了秦律,被处以了宫刑,送入宫中服役。这里要划重点了,赵高的爸爸是在赵高的妈妈怀有赵高之前就被送入宫了的。

图片

那么赵高从何而来?这次可真像郭老师说的,全靠他人热心相助了。赵高的母亲,也是犯了罪的,被送入宫中做奴婢,属于很低级的宫女一类。后来不知她怀上了哪个男人的孩子,这就是赵高,为了掩人耳目,才说是赵高父亲之后。所以赵高真正的血统,和曹操一样,是说不清楚的。

图片

而按照秦代法律,有罪被阉,后代也要被株连,所以赵高和他的兄弟从小也被阉了,留在宫中当差。因为出身卑贱,赵高总想出人头地,所以他从小就十分好学,后来十分精通狱法,字也写得好。他在处理秦始皇死后的一连串事务中,心狠手辣,毫不迟疑,远胜于书生出身的李斯。老秦人从建国到统一天下之间五百六十多年的基业,很快就将败在这个宦官的手里。赵高在盖章封口之后,不知是因来不及,还是有意为之,并没有马上交给使者发出。庞大的出巡车队仍在蜿蜒地行进,除了李斯、赵高与几个近侍宦官,没人知道秦始皇已是气息奄奄了。

图片

在随行队伍里,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,就是公子胡亥。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,若论资排辈,怎么也轮不到他继承地位。但历史给了他意想不到的青睐。大概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,秦始皇出巡的时候,总喜欢带上几个孩子一起走。前四次,这种随父皇游逛天下的殊荣,没有轮到胡亥。可是胡亥有一个优势,那就是,他的老师,正是赵高。赵高此人是近侍,权力远不及李斯、扶苏,影响不了朝政。秦始皇如果归天,帝国最高权力花落谁家,应该是一件毫无悬念的事。

图片

赵高不想让自己的权势随秦始皇的死去而失去,于是,他就动开了脑筋。他早就注意到了一个人,一个有资格继承地位,又能够被自己操控的人——公子胡亥。赵高常常教胡亥应该如何讨秦始皇的欢心,并且大有成效。因此,在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之前,胡亥不失时机地向父亲提出:非常喜欢与父皇待在一起,请求恩准随行。秦始皇答应了。这就使得一个本来距皇帝宝座很远的人,忽然获得了近距离觊觎这个宝座的机会。

图片

车驾在北方的秋野上继续前行。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,车驾在沙丘平台(今河北广宗西北)停下,病体不支的秦始皇住进了当地的行宫。车驾在此停留了三天,就在这三天里,天翻地覆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年)十月丙寅日,正值知天命之年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溘然病逝。秦始皇虽然做了三十七年的君王,但他真正亲政,是从秦始皇十二年开始的,实际算来也就是短短的二十五年。历经二十五年的变革与征伐,他亲手缔造了一个空前的帝国,开拓了一个族群的生存与文化空间,留下了一份能惠泽千年的政治遗产。

图片

他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,是一位瘦弱、敏感、勤于政事的伟大政治家,是一位对民族有巨大贡献的人。当然,他也有很多的败笔,前文咱们已经说过了,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他的千秋功罪,就留待后人评说吧。无论如何,秦始皇的终结,只是一个生命的终结,大秦帝国的大戏,还要继续演下去。由于高度的集权专制,他的死,同时也就成了一个接一个宫廷阴谋的导火索。这时候,丞相李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。

图片

李斯认为,皇帝猝死在出巡途中,帝国高层一半在咸阳,一半在这车队里,整个朝廷处在非正常状态中,这很值得忧虑。再加上始皇帝的遗诏里面,并未明确立扶苏为太子,如果现在就发丧,“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”。于是,李斯决定秘不发丧,把秦始皇的棺材秘密置于辒辌车中,只允许几个近侍宦官在车上。每天照常奉上美食,百官也奏事如故,赵高再装模作样地从车里发出皇帝的批复谕令。这种辒辌车,有特制的窗子,关上则温,打开则凉,可以调节车内温度,不过功能也还是很有限。

图片

秦始皇死后七八天,车队过恒山,出雁门,来到了九原。此时虽已是中秋,但温度仍很高,尸体的腐烂气味就渐渐溢了出来,再不想办法掩饰,就要露馅了。于是赵高就向全体随行官员下了一道“诏令”,内容很奇特:命每部车上都要载上一担鲍鱼。这里所说的“鲍鱼”,并非海鲜珍品,而是指臭咸鱼。官员们虽然不解其意,但哪个人敢提出疑问?这样一来,每部车上都散发出一股臭咸鱼味,掩盖掉了秦始皇尸体腐败的气味。因此,秦始皇驾崩的秘密,得以成功隐瞒了下去。

图片

李斯秘不发丧,实际上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,那就是帝国的权力更替进入了暗箱操作状态。李斯本人,还停留在过去的权力感觉中,没有意识到秦始皇一死,他的权力得保障已经没有了。李斯虽然还是左丞相,但对将要发生的事,控制力已大打折扣。秦始皇留下的,是一个最具诱惑力的帝王之位,谁接管了它,谁就会拥有与始皇一样至高无上的地位。从合法性上说,接替秦始皇的自然应当是长子扶苏。但秦始皇并未把交班的事情提前加以安排,这就给了最接近他的一个人机会。

图片

这个人不是李斯,而是赵高——赵高现在是“虚拟秦始皇”的代言人。他手上有加盖了玉玺的始皇帝遗诏,这张写了寥寥数字的绢帛,就是威力无比的授权书。既然是暗箱操作,那么以右丞相冯去疾、左丞相李斯为首的中央官员集团,就无法在权力真空时期正常地发挥作用。赵高,可以拿着这份封了口的遗诏,去胁迫和利诱任何人!秦始皇大概永远都想不到,权力交接中的这一小小环节,竟然能使帝国在他死后发生剧烈的震荡。赵高在秦始皇死亡前后的数天内,萌生了攫取最高权力的念头。

图片

当然,要想帝国改姓,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,因此他谋划了一个曲线的方法。首先,他要换掉秦始皇原定的接班人,换上一个他可以操控的公子接替帝位。他选中的,自然就是由他培养多年的公子胡亥。如何让公子胡亥参与篡位的阴谋,是一件高难度的事,赵高用的是从利、害两个方面,来进行说服。他对胡亥说:“皇上驾崩,未对诸公子封王,仅有给长子扶苏的一封书信在此。如果扶苏来到咸阳,即可立为皇帝、拥有天下,而公子您却连一寸土地都没有,这该如何是好?”

图片

胡亥一开始不解其意,随口答道:“也只好如此了!知臣莫若君,知子莫若父。父皇不封诸子,我们就当遵从,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”赵高见胡亥如此冥顽不灵,干脆直奔主题:“不然!今日天下的大权,全在您、我和丞相李斯手中。我和李斯无所谓了,为谁打工都一样,公子您可就不一样了,做别人的臣子和别人臣服于我、受制于人和制于人,两者的差别可就大了!”胡亥终究是受过正统教育的,闻听此言,脸色骤变:“不可!废兄立弟,是为不义;不奉父诏,是为不孝;才薄而强立,是为无能。这三种行为都是背德的,如果恣意妄为,不仅自身难保,国家也将危殆!”胡亥如果真能坚守底线,那么对他本人和大秦帝国来说,都是幸莫大焉。

图片

可惜,在利益面前,人性往往都是禁不起考验的。赵高话一出口,就已经没有退路了,他必须把胡亥拉下水,否则,即使他马上终止阴谋,也保不定哪天胡亥会把这事捅出去。于是赵高紧逼道:“公子不信赵高之言,总该信古昔之史吧?昔日商汤、周武王弑君,天下都称义,无人说他们不忠;卫君杀父,卫国人都称颂其德,孔子还记载了这事,并不认为是不孝(此事纯属子虚乌有,是赵高瞎编的)。

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有盛德者不必谦让,要是顾小而忘大,则难免后悔;临事犹豫不决,则必有祸患。只要做事果断,鬼神也会避之,何愁事不成?请公子三思。”这一番劝诱,轻松就攻破了胡亥的心理防线,他长叹一声:“现在丧礼尚未进行,怎么好拿这事去求丞相呢?”赵高一听,有门儿,连忙说:“倘若不去与丞相谋划,此事恐不能成,我就为公子去和丞相说道说道吧。”胡亥终于入彀,遂与赵高商量了一番具体事宜。赵高的阴谋,到此顺利地实施了第一步——掌握住了将来能够控制帝国的一个“抓手”。然而,事情能否完全成功,还在两可之间。胡亥是个八辈子也轮不到当皇帝的人,以利诱之,并不困难。

图片

而李斯已经位极人臣,要说服他参与这个阴谋,难度恐怕不小。那么赵高有没有说服李斯?李斯又是如何选择的呢?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阅读,咱们下回接着聊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